《蒙田随笔》

蒙田
朱子仪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1版

译者序

用20世纪和21世纪现代人的眼光去阅读、阐释和图说好几个世纪前的古典作品,后者免不了要被肢解和歪曲。与其说这是古人的不幸,倒不如说这是古人的幸运,因为那些不断地被肢解和歪曲之中获得新生。
很久之前,我看过吴闲云品西游,吴对《西游记》中许多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许多看似荒诞但却富有逻辑性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吴对《西游记》还是着实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的。我个人对吴的观点也是十分欣赏。后来有一次在贴吧发表了一些关于吴闲云的贴子,当即遭到了删贴封禁的处理。询问西游记吧的吧务后得到的答复是“吴闲云不尊重《西游记》和吴承恩,因此在百度西游记吧严禁谈论吴闲云”。面对此事,除了“呵呵”之外没有任何言语能准确表达我的心情。而如今拷到朱子仪先生作的序,旧事又一次掠过脑海。我十分赞同朱先生这句话。对艺术、对艺术家最大的尊重,愉是应当以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品读艺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阐述出更多艺术的内涵,让古老的艺术在后人的演绎中不断获得新生。

论习惯以及不该轻易改变业已接受的法则

柏拉图训斥玩骰子的男孩。那男孩不服地问:“为这点小事你就责骂我?”柏拉图回答:“习惯可不是什么小事。”我发现我们身上最大的恶习都来自小时候养成的嗜好,而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取决于保姆。当的看到孩子去拧鸡的肚子或欺负猫狗来取乐时,不仅不阻止还感到非常快活;世界上竟还有这么缺心眼的父亲,当他们听说儿子辱骂贫穷的农夫,或看到儿子盛气凌人地对待一声都不敢吭的奴仆时,竟视其为尚武精神的突出表现,还把儿子用阴险的手段欺瞒和诈骗同伴看作是智慧的显著标志。但这却是在撕下残忍、专制的种子,堤背信弃义的根基,邪恶在那里生根发芽,然后在习惯的纵容下迅速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孩子年幼和不是什么大事就原谅那些不良倾向是十分危险的错误。首先,这是天性的表露,这种宣示虽然微弱和幼稚,却比长大了以后更加坦诚,其内在的想法也更加直露。其次,欺诈的丑恶程度并不因为骗取的是饰针而不是金币会有所不同。我认为对此更公正的结论应该是:既然他能骗取饰针,为什么他就不会骗取金币?我们不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只不过是拿了饰针玩玩而已,假如是金钱的话他就不会这样干了。我们应该细心地指导孩子厌恶他们自己身上的恶习。由于能自觉地认识到那些恶习的丑恶,他们就不仅能在行动上加以避免,而且能在心里引起憎恨,不管那些恶习如何进行伪装,心里都会产生不该容忍的想法。
就我自己而言,我从小时候起就已具有了清醒的认识,养成了一种坦诚而直率的待人处世的方式。在孩提时代的娱乐消遣中,我讨厌各种骗人的花招和卑劣的手段。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孩子游戏并不单纯是游戏,它们应该被看作是极严肃的行为。
(2页)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深信的却正是“他只不过是拿饰针玩玩而已,假如是金钱的话,他就不会这样了。”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他们从小也是被其长辈如此对待,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溺爱,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无非是深深的利己思想——反正我(我孩子)又没什么损失,还能得到些好处什么的(有时是切实的利益,有时是快乐的心情),那么就算对别人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总之不必在意这些细节了。于是当崇尚自得原则时,欺凌、欺瞒、欺骗,便从初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偶然行为,渐渐成长成熟成为“了不得”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行为。一个“恶人”彻底形成,其黑暗的人生也最终确定,无法撤消。

我曾经想要证明在我们中间万千的一个看法的合理性。这个技法已被视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并且能够在我们周围找到大量的支持者。我不满足于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只是用法则和事例来证实它,而是想追根溯源。结果我发现其根基很不牢靠,致使本来一心想证实这个看法的我,顿时感到索然无味。柏拉图当年正是利用了观念的权威性,致力于根治他那个时代违背情理的荒唐情爱。……贞洁确实是一种高尚的头等,它的效用人们知道得够多了,可要从本性上来探讨它、袦其真正的价值却很难,相比之下,若以习惯、规律和教训来阐释就容易多了。基本的普遍的道理反而含糊难解,不易探究;我们的大量们要么不经意地忽略它们,要么不敢触及它们,拿着习惯当令箭,把自己置于习惯的保护之下,这样他们便盛气凌人、心满意足。
人一旦摆脱了习惯这种强烈的偏见,就会发现不少被当作绝对的、确定无疑的见解接受的东西,除了它们具有古旧习俗那饱经风霜的面目之外,就没有别的靠得住的地方了。那面具一旦揭去,事情皆由真实和更改来裁定,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判断完全被推翻了,而且自己的认识也恢复到了可靠得多的状况。
(9页)
蒙田在本文中着重讨论了两种习惯。一是对于个人来讲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对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得更加重大和强烈。另一是对于社会群体来讲的行为习惯,即道德准则与法律法规。这种习惯是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接受以及愿意遵守的习惯集合。

我觉得变革者的行为表现出离奇的自爱和对自己见解过分的自以为是,为了使这些见解变成现实,他们不惜扰乱原本很安宁的公共秩序,从而不可避免地千万这么多的损害,带来只有内战和改朝换代才会带来的可怕后果。(12页)
我不太明白蒙田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但在我看来,似乎内战和改朝换代恰恰是改革者的所作所为。

要使公众和业已存在的习俗和制度服从于虚弱、不稳定的个人幻想(因为个人的更改只不过是个人的裁断),并想让后者强加于神明,强加于民法,这似乎是非常不公正的。(13页)
在“左派”们看来,似乎蒙田这样的言论太过保守。

论孩子的教育

(人)一旦长大了就会顺从某种习惯,让自己受到某种见解的约束,遵守特定的法规和习俗,从而很容易改变自己真实的性情,或者至少是用一套东西来伪装自己。但天性就是天性,那是强迫不得的。经常是因为没有先对路子,我们要忍受很多痛苦,耗费大量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可由于这种训练本身完全违背孩子的天性,就不会有实际的效果。尽管教育孩子千难万难,但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最有质量和最有益的学习,而无需过多地注意或过分迷信他们幼年时代显露的那些无足轻重的“先兆”。(18页)
(教师教学时)要按照柏拉图的教学方式行事,让学生反复练习所学过的东西,在实践中考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是否已成为自己的东西。吃进什么就吐出什么,是囫囵吞枣的结果、消化不良的表现;肠胃不改变吃进去东西的形式,不对它们的状态进行调整,就等于没有履行其职能。
假如学生通过他自己的思考接受了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见解,那么这些见解就不再是这两位古人的,而成为他自己的了。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等于无所追随、无所发现甚至在学习上一无所获。至少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学到了什么。学生有必要吸收这些哲学家的学识,而不是因只是死背教条而受害。只要他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忘掉这些知识的出版也无关紧要。
(20页)
刻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答——问:什么是素质?答:你看过许多书,书中具体的细节被遗忘,那么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这样诙谐的回答,与蒙田的这段论述,着实暗暗相合了。但是有一个现象应被理解:真正能自由运用知识的人,又有多少会忘记知识的出处呢?忘记知识出处的人,又有多少真正能运用这些知识呢?

在学习种种课程的过程中,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中心充当我们的教科书,你传人耍的鬼花招啦,个人醉酒误事啦,餐桌上的俏皮话啦,可供学习的新内容真是俯拾即是。因此,与人是极其有益的,漫游世界也是如此。(21页)
处处留心皆学问。庄子道在何处的论述。

只是增强孩子的忙乱是不够的,还要增强他们的体力,因为恬适如果得不到身体的支持将不堪重负,要让心智独自履行两方面职能是难以胜任的。
在家里受教育的时候,老师的权威依然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可由于父母的在场,老师行使其职权时,往往受到限制和阻碍。因此,家里的人要尊重老师。在我看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高中的出身,将会对受教育造成王小波的妨碍。
现在我要说到与人交谈这个问题,人们在这方面表现出的缺点在于:我们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有用的东西,而是拼命地炫耀自己,更注重展示和兜售自己的货色,并不注重获取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因此,沉默和谦逊在与人交谈中是非常有益的品质。我们应该训练孩子含而不露,妥善保管学到的知识。要容忍别人在他面前的荒唐无稽之谈,不要动辄就予以反驳或非难,因为凡不符自己品的就百般挑剔是不合礼数的粗鲁行为。要让孩子勤于改正自己,而不是随便指责他自己不会去做的事情,也不要问题与习俗常规格格不入。要他避免摆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不要总想让自己显得比实际上能够显露的更有教养、更有才华,因为野心勃勃是天真幼稚的表现。想靠标新立异来赢得名声,其结果并非总那么如愿以偿。……要教育孩子只在值得去争取荣誉的场合才发表议论或进行争辩,即使是在这种场合,也不要将似乎适用的全部招数用尽,而只需说出最适合的论点就行了。要都会孩子精心选择自己的论据,离题万里,也就是要让自己言简意赅。最重要的还是要都会他一量发现了真知灼见,却要立即由衷地赞许化和顺服于它,不管真知灼见是来自对方的论点,还是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得到。
要让他的良知和美德突出地显现在他的访谈中,唯有理性才是他言行的向导。要让他懂得,在别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发现自己论述中的错误之处,是自己可选的判断力和诚实品质的表现,而具有这样判断力和为人诚实正是他首先应该追求的。固执己见和斤斤计较是庸人觉的品质。在高层次的、激烈的论战中放弃自己欠公正的观点,虽然少见却难能可贵,体现了贤明达观的气质。应该给孩子这样的忠告,与人相处时,他的眼睛和耳朵要处处留意,因为我发现最高的荣誉往往被极平庸的家伙所窃取,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很少具有出众的才华。……让孩子观察每个人的才干,不管是家规、泥瓦匠还是过路人。他能从每个人表现出的才干中,从他们不同场合的访谈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让他具有什么都想问个空间的真诚好奇心,凡是离家不远的新奇事物,精美的房屋、著名的泉水、杰出的人物、古战场遗址等等,都要让他去看一看。
(22页)

他们应该懂得,什么是有知,什么是无知,什么是学习的目的和打算,什么是英勇、节制和正义。学生应该说得出雄心和贪心、奴役和顺从、放纵和自由之间的差别,还有我们要以什么为标记才能识别真正的心满意足。他们应该说得出人们对死亡、痛苦和耻辱惧怕至什么地步,还有人们怎么避免或忍受痛苦。学生得弄懂激发我们行动的奥秘,令我们产生焦虑和犹豫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在增强学生理解力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他的行为和意识,教会他认识自己,懂得怎么死和怎么生才算有意义。
在教完能使孩子更聪明和更优秀的处世方式后,老师就可以让他感受一下逻辑学、物理学、几何学和修辞学的内容了。在孩子还没有形成适用于选择的判断力的情况下,不妨让他将各门学问都感受一下,以便他在将来更容易地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学问。
(26页)

孩子不光要把学到的东西记在心里,还要实际地去做。应该让学到的东西在行动上再现出来。我们要看看他做的时候是否谨慎,他的行为是否真诚和公正,他的言语是否优雅和有见识;我们还要观察他患病时是否坚强,快活时是否谦逊,享乐时是否节制,理财时是否有条不紊,吃肉吃鱼也好、喝酒喝水也好,他的品是否过于挑剔。我们平生的行为是我们心怀信念的一面真实的镜子。(32页)

命运的安排也常在情理之中

蒙田在《命运的安排也常在情理之中》一文中,仅仅是讲了一些故事,而并未多作阐述说明。在此我想借我的一点小小的认识,来向大师致敬。
正如我在读《人类简史》的一段笔记中说的那样,任何偶然的事件发生,一定会有其必然性;而必然发生的事情,也要依靠偶然因素作为其导火索。用俗话来讲就是“爱笑的人运气一般不会太差”,以及“不作死就不会死”;用哲言来讲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在观察方面要细心得多,会有更多的发现,但他们会对自己的发现添枝加叶、夸大其词。为了要人们对他们说的话深信不疑,他们忍不住要对事实真相进行歪曲和篡改。他们决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他们总是告诉我们事情在他们看来是什么样子,或者大家认为应该具有什么样子,以便让他们的判断博得大家的认同。而且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会杜撰出一些与事实相距甚远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毫不掺假地说真话的人,这样的人非常朴实,不具备造假的潜能,不会给真相添油加醋,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制造假象。(39页)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宗教是完美的宗教,自己的政府是完美的政府,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最准确、最完备的。而别人都是野人,他们的“野”就如同我们说自然生长的果实是“野”的。而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称那些因我们的技能而被改变了本性、违背了一般规律的现象为“野”。我们通常认为是野的事物具有最有用和最自然的品性,而我们身边的事物,却要造就和满足我们败坏的趣味,让原先生气勃勃的品性变了质。(40页)

这样的酷刑,我们不只在书目讲到,还在不久前目睹了类似情形的发生;这一切不是发生在遭遇死敌和夙敌的时候,而是发生在我们邻人同胞之中,更可怕的是这一切都打着虔诚和宗教信仰的幌子。(44页)

敌人得认输,胜利才算数。(44页)

德谟克利特与赫拉克利特

认识到自己该适可而止、知难而退,是判断力的优点之王,是的,这是它最值得骄傲的优点。(47页)
此处译者所用“知难而退”一词,我找到了蒙田的原文,然而并没有在文中找到类似的词语。我不懂法语,古代法语更无从下手,但我相信这句话,无论是作者原意、译者释意,都未将其当作贬义词来使用。这样的观念看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这样的内容相互矛盾,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有许多观点却是与“知难而退”相合的,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军事上就更多:“退避三舍”,“......”。这之中,“知难而退”讲的绝不是教人认输投降,其本质和精髓在于“知已知彼”后果断作出决定放弃一部分,而追求另一部分乃至全局性的收益或胜利。

心灵的功用有时是低俗和平庸的。一个人如果只看到那些高尚的部分而看不到低劣的部分,就算不上是彻底认识了心灵。(48页)
蒙田这样的说法,确是鞭辟入里的,诚然无论多么高尚伟大的人,其内心都免不了有阴暗邪恶的角落。然而这句话在提示了人性最真实一面的同时,却又能成为无数人用来自我安慰的麻醉剂。其实蒙田继这句话之后的一大段论述,其发力点绝不在于“放纵自我”,而在于“忠实内心”。这两者貌虽合,神却不同。后者讲求承认自我内心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个人应当用力发扬光明的一面,但在有些时候稍微黑暗那么一下也无必过分自责;而前者则信奉的却是自我内心无论正确与否,都应大力发扬,完全不必对黑暗而有什么忌讳,甚至完全的黑暗也是可行的。

论醉酒

大家谢谢都把别人的罪过看得很重,却轻易就宽容了自己的罪过。(52页)
不单如此,人们也还往往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外界条件的优越,而把自身的成功认为是自身优秀的结果。另外一个据说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显示,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形象脑补地比实际要漂亮。不管学识多高,视角多广,任何人观察世界都是要靠自己的眼睛,从自己内心出发的。因此,这样的问题似乎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了。

论荣誉

亚里士多德将荣誉置于外在财富的首位,他认为应避免走两个极端,孜孜以求或房间逃避都是不可取的。(59页)
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观点是相当有道理的,也是深深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

荣誉和阴影同样的空虚;荣誉也像人的影子那样有时走到了身体的前面,有时则要比身体长好多。
……
我一生向往并视之为荣耀的就是宁静的生活。
(60页)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不仅这两人,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大家都曾以各种方式表达过这样的感受。然而有趣的是,比这些人更加无数的普通人,却都向往的是雄浑壮阔的命运波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经历了非凡人生的人,才会对平凡有着真正的向往。

我们心灵的职责不是向他人显摆,而是要切实关注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的眼睛才能看透自己的内心。(61页)
然而在现实之中,人们往往在没有得到别人赞许之时难以真正认识自我的内心,只是一心追求他人的好评。然而这些人中,多数人其实是不太容易得到别人好评的。而少数有幸得到别人赞誉的人中,大部分往往又陷了进去,开始妄图得到更多浮华的赞誉。最终能挺到重归平淡者,真是凤毛麟角了。
 

论自以为是

这样的荣誉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做人过高,一是对别人做人过低。 ……外国的政体、行为方式和使用的语言,总能得到我们的尊重。……别人的家政管理、房屋和马匹虽并不比我的更好,但我却对别人的东西表现出更多的常识,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的。(67页)
对自己做人过高,对别人做人过低,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存在于几乎每个人的心中。但这一现象有两点特别注意——
一是此处针对的对象应是自己或别人本身的属性,如相貌、学识、能力等。至于自身和他人拥有的财富、所处的环境、享受的荣誉、得到的机遇等,与个人自身因素恰恰相反,几乎所有人都会多多少少觉得别人拥有的这一切比自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这截然不同的感受,其来源是统一的,都是对自身较他人误有过高的定位。明明我这么优秀,那就理应比某某某有更幸福的家庭、更高的职位和收入、更优越的环境等等,然而这些都是他拥有而我没有的,可恨可恨。于是,这个将引发各种不幸的错误认识的恶性循环开始了。
二是此处的“他人”距自身的距离将直接影响到自身对“他人”的判断和定位。通常来讲,一个人关心的“他人”往往是在特定领域下在其身边目之所及的,被关注最多的无非这几类:亲友、邻居和同事。同时,距离自己越近的人,其本身就越容易被高估而其状况就越容易被低估,距离自己远的则反之,而自身则定会处在一种绝对权威的地位上。于是,以下的语言便不绝于耳了:你看某某某怎样怎样,你怎样就不能怎样怎样?!首先,自我认为“某某某”水平不高,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怎样怎样;其次,“你”个人能力和条件一定比这个“某某某”好,但是你的现状一定没有这个人好,这一定是因为你不勤奋不努力的结果;最后,“我”没有对自身进行表态,这自不必说,因为我的观点没有错误,我的做法没有错误,我的出发点(这是在为你好啊~~~)更没有错误,总之“我”都是好的都是对的。呵呵……
 
责令我们的行为方式褒贬之极,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在我们的法规和习俗中也有不少粗俗和荒谬的东西,然而鉴于改革之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骚乱的危险,要是我能够阻止改革的车轮,让它待在原地不动,我会竭心尽力地这样去做。(79页)
早在第一篇《论习惯以及不该轻易改变业已接受的法则》一文中,蒙田就对这一十分“右”的言论进行了阐述。而这这篇《论自以为是》中,蒙田又论述了十分大量的类似令人难以接受的观点。同时也对其自身的优长与缺点进行了逻辑混乱的总结。我在阅读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对于他的“反动”观点,我认为它们是十分有道理的;对于蒙田自评的优点,我完全不具备;对于蒙田自评的不足,我似乎又都具备。正因如此,我在读这篇文字时真可谓是津津有味了。在此,我对书中的诸多论点不再一一引述,因为这些论点太过密集,引述这些观点无异于将全文誊抄下来。
 
只需要按照别人命令行事的民众是幸福的,比下命令的人幸福得多,因为他们不必为行事的理由而苦恼。(79页)
被指引的人永远想指引别人,只有指引了别人的人才会知道被指引是幸福的。其中的艰辛、责任,只有经历的人才懂。
 
我认为自己身上愉的可取之处就是平庸,我这个人很一般化,而这在别人那里恰恰是不愿承认的缺点。(79页)
这才是大家的境界,我现今依旧希望自己的人生多彩些。还须修炼。
 

论有其父必有其子

病人只要有了好转,一定解释成药物的奇效。我,还有其他数以千计的人,都不靠医生就治愈了,可医生们却把功劳占为己有。一旦病情恶化了,他们就把全部责任推卸掉,把过错都推到病人身上。他们把一些似是而非、琐碎无缘的东西当理由,这样他们就立于不败之地。(95页)
古今中外,均有此事。
 

论维吉尔的诗

理想的婚姻拒绝情爱的相伴,拒绝爱恋的状态,而是试图建立彼此的友情。这是一种和谐的共同生活,充分体现了坚贞和信任,存在无限多的实实在在的互助和共同的义务。……幸福的婚姻那么少见,恰恰说明它们的珍贵。……我们离不开它,却又一直在诋毁它。它犹如鸟笼,外面的鸟儿怀着希望想飞进去,里面的鸟儿却绝望地想飞出来。有人问苏格拉底:娶妻和不娶妻哪个更有利?苏格拉底回答:“你怎么选择都行,反正你都会后悔的。”(106页)
 
我们男人使尽招数引诱女人,我们刺激和挑动她们的想像力,然后又去挑她们的错。说实话,让我们男人感到耻辱的,通常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不检点行为,而是来自妻子的不检点行为,我们关注妻子的良心胜过关注自己的良心,我们都宁愿自己去偷盗、去亵神,妻子去杀人和当异教徒也行,就是容不得妻子在贞洁方面逊于自己。这种对罪过的评估方式太不公平了,因为无论是我们男人还是她们,都能做出千百种比淫荡更有害和更违背人性的恶事来。可我们衡量恶行的轻重时不是依据它们的性质,而是考虑我们男人的利益。所以女人们才会受那么多的约束。
……我觉得一辈子穿戴盔甲、全身披挂,也比守处女之身容易。守贞的誓言虽然高尚,却是各种誓言中最艰难、最费力的事情,真该给予她们与之相称的荣誉。相信荣誉感会激励她们坚守贞洁,刺激她们勇敢地与我们男人对抗,并把男人自以为在勇气和品德方面调出她们一大截的虚妄之言踩在脚下。
(108页)
 
我们对淫荡这种罪过不合情理的过度愤恨,是源自折磨人类心灵的最愚蠢、最暴虐的毛病——嫉妒。
……
女人的身上,或许是嫉妒这种强烈情感更适合生长的温床。
……
炽热的妒火也操作和败坏了她们身上美好的东西。一个嫉妒的女人,无论她如何贞洁,如何善于持家,她的言行都必然为怒火所支配,整天争吵不休。这种不可抑制的焦虑把女人们推向与她们的动机相悖的另一个极端。她们真是受尽折磨,因为嫉妒问题打着爱、家庭这样善意的旗号。
(109页)
 
毫无疑问,性行为既表明了人原初的堕落,也显露了人的空虚和丑恶。一方面是天性将我们推向这种行为,因为它是人的行为中最重要、最有用和最能产生快感的;另一方面则是我们把它当作轻狂的、不体面的行为加以贬斥,逃避它,为它感到脸红,并告诫人们在这方面要节制。(114页)
 

论马车

我对这些稀奇古怪、标新立异的做法颇有意见,觉得这是体现在君王们身上的一种怯懦,正好表明他们对自己气息的地位根本不自信,于是就要用穷奢极侈来抬高和炫耀自己。(120页)
这些事情,岂止古代的君王,现代的人不也是如此?以下试举若干说法——

  • 如果一个人“备胎”太多了,说明他/她是个破车。
  • 真正长得漂亮的人很少发自拍。
  • 真正有钱的人基本不怎么炫富。
  • 真正恩爱的情侣用不着怎样秀恩爱。
  • 真正玩得愉快的时候没多少时间传照片。
  • 真正过得精彩的人并不需要刻意向别人去炫耀自己的生活。

有多少追求,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卑的炫耀呢?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穷人如此,富人亦然;坏人如此,好人亦然。

君王的权力那么大,不管如何赏赐都显得微乎其微;没等他们凭借慷慨扬名,倒先落了个挥霍无度的坏名声。(122页)
蒙田此论切中要害。君王在“拥有”整个国家的同时,又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因为君王的一切又都是国家的,即所谓的“王者无私”。在这种情境下,君王的任何赏赐都既表现出了他的慷慨,又完全无法说明他的无私。因为这些赏赐品既是君王的,又不是君王的。君王的任何赏赐对受赏者的敌人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由此可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君王行赏本身并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收益。那么君王行赏的意义何在呢?后方蒙田会有进一步的论述。

君王最该具备的美德是公正。在公正的各种表现中,当君王的最应该在慷慨赐予时表现得公正。因为这是只有君王才能行使的特权,至于别的方面的公正表现,君王都是委托给下面的行政机构去实现的。(123页)
蒙田这段的论述,竟在阐明君王行赏的核心,是在表现他的公正无私。只有公正无私的君王,都会获得民众的信任、爱戴、尊重,继而君王应对更多的人公正。由此形成的一个良性循环,才能给君王带来最大的创造性收益。

研究哲学就是在准备死亡

人世间一切智慧和思索就目的而言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教人不惧怕死亡。(131页)
智慧和思索教会人“乐生”。能乐生者不畏死。

无论哲学家们怎么说,我们大家所追求的主要东西(即使是美德本身也不例外)就是“快乐”。……假如快乐指的是某种极度的快感和满足,那人们从美德里得到的快乐从别的地方得到的我。这种快乐更加可爱、优雅和自然。……我发现较为低级的快乐与美德相比,逃不掉的障碍和不便也更多,此外这样的快乐更为短暂、易变和脆弱,需要看护、节制和操劳,需要流汗、流血,而且由此引发各种激情既刺激人,也伤害人,得到的满足也如此苍白,简直就是严酷之极的苦修。……美德使我们获得的完美和神圣的快乐远比声色犬马更加崇高、更加强烈。……有些人认为人能获得的最大满足只是在追求本身,只是对快乐的接近,却从来无法得到快乐。他们搞错了,因为就我们所知的快乐而言,追求本身也应该是快乐的。你所做的努力可以增加你所追求的事物的量,这些努力是最终结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美德本身所照耀的幸福快乐之光,照射到它所包含的一切上面,照亮了它的一切通道,从它的第一个入口到它的最远端。
……
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这是人人的必须面对的。假如我们惧怕死亡,在人生道路止又怎么能够内心忠实地迈步呢?
……
既然找不到有效的自救武器,就让我们学会勇敢地坚守阵地,积极地与死神卸磨杀驴。要使它从一开始就丧失其中心压倒我们的最大优势,我们就得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我们要让自己对死亡习以为常。与它熟识,对它有充分的认识,让死亡最为频繁地出现在我们头脑中。无论何种场合我们都要想像死神降临的各种形式。……由此会使自己变得更有勇气,也更加顽强。
……
充分考虑了死亡的人,才能不受死亡的奴役。只要能正视人生中的黑暗面,人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正视死亡,人就摆脱了一切束缚和羁绊。
……
人的内心若惧怕死亡,它就难有安宁的时候。一旦内心充满了自信,什么不安、焦虑、惧怕,还有其他的烦心都无法在其中立足。这样我们也就超越了不幸的命运带给我们的匮乏、耻辱和贫穷等各种伤害。所以我们要尽自己之所能去争取这样的优势,这是人世间真正的,至高无上的自由,这能增强我们的力量,去迎接暴虐的挑战,藐视监狱和镣铐。
(131-137页)

自然女神问题要求我们接受死亡,她说道:
离开这个世界吧,你怎么进来就该怎么出去。当初你从死亡进入生存,既无热望也不惧怕,如今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再从生存进入死亡。你们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组成部分,是世界的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难道为了你们,我就应该变更万物这美好的组织结构?这是你们生存的前提,你们的生存中包含了死亡,假如你们想逃避死亡,那就是逃避你们自己。你们此时所享有的生存也分为活着和死去两部分。你们出生的那一天,也就是你们走向坟墓的第一天。你们活着的时间都是从生命窃取的,活着就要以损耗生命为代价。你们的一生始终都是在为死亡奠定基础。死神对待走向死亡的人比对待死人更为粗暴,你们不够要活生生地感觉到死神的威力。假期你们从生活中得到了享受,那就该心满意足了,就该毫无怨言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假期你们不知道如何利用好你们的一生,活着也乏善可陈,那你们又何必要在乎推动生命呢?你们想活得长久一点又是为了什么呢?生命本身无所谓好和坏,全年你们自己营造出何种光景了。即使你们只活上一天,也已经看到一切了;这一天与别的日子不会有什么不同。既不存在别的阳光,也不存在别的阴影这个太阳、这个月亮和这些星星,万物的秩序和分布,都与你们祖先的相同,它们也将造福你们的后代。……既然大家的命运都是终有一死,那么个人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况且我会把你们安置妥帖,你们根本没有理由抱怨你们也不会像活着的时候那么留恋生命。既然死亡没有什么在不了,也就不必为它担忧了。你根本就无须关心你是活着还是死去:活着,就因为你还在呼吸;死去,就因为你不再呼吸。而且每个人该活多久就活多久,死后的时间不属于你们,就像你们出生以前的时间无法追回一样;人死后没没什么可关心的了。
不管你的生命在哪里结束,它就都是完整的。生命的效用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如何利用时间;有的人可能活得很长,却像是没怎么活一样。好好利用赐给你的时间吧。说一个人活得足够长了,是由这个人的意愿而定,而不是取决于他活了多少天。你们怎么能想像自己一直走在中止,却总是到不了目的地呢?所有的旅程都有它的终点。如果说有人做伴能让你们走得更轻松愉快一些,那么世间万物不都在和你们同行呢?它们不都在像你们一样走向衰老和死亡呢?或许你们还不够长寿,但你们的生命已经完成了,就这一点而言,地位卑贱的人与名教显赫的传人没有什么不同。人和人的生命不能用尺子来衡量。……你们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假如我真的让每个人永生,他们的生命将更加没有着落也更加痛苦。要是你们不死,你们又会纷纷诅咒我剥夺了你们死的权利。我在死亡里面混合了一点苦涩味,目的是免得你们看到死来得太容易就迫不及待地去追求和拥抱死亡。这样可能使你们采取较为更改的态度,即不厌恶生存,也不憎恨死亡,这正是我要求你们做的。我把快乐和痛苦胜仗调料,调和了生和死的滋味。……水源、土地、空气、火焰,还有我创造的世界中的其他部件,既可用于你们的生存,也可用于你们的死亡。你们为何要惧怕最后那个日子呢?这最后一面对死亡所起的作用,并不比平常日子对死亡所起的作用大。第一天都在走向死亡,最后一天不过是到达了目的地而已。”
以上就是我们的母亲——自然女神给予我们的谆谆教诲。

论虚空

无论是出于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千万,硬要将我们的生存状况与别人联系在一起,对我们来说,从中所受的伤害会大大超过获得的利益。为了表面上与社会观念体质一致,我们会置自己的利益于不顾。我们不那么关心自己的实际状况,倒去关注公众对我们怎么看。(142页)
这段话提示了无数人的生活状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然而世上却又有那么多人根本是在为别人而活,甚至这个别人都不是父母、配偶、子女这样的至亲而是诸如“朋友”、“同事”、“邻居”、“亲戚”这类人。不可否认,人类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上需要领先他人的力量才能生存,因此人生在世固然要照顾他人的精神感受。但倘若人生目标都变成“做别人口中的好孩子、好男人、好妻子”的话,未免也太没有作为一个人的自尊了,或者说只剩下了虚荣?从某种意义上讲,声名、地位、荣誉,那些仅仅是别人口中的一句闲谈而已,而快乐则全然是自我内心的感受,与他人关系并不多大。纵然是“尊严”这样兼有自我与他人的东西,不同的“他人”的成分也不尽相同,正如一句笑话说的,“一头狮子的尊严来自于另一头狮子,而不是一群狗”。由此则引出了人类最神奇的一个特性——一个人,有时候是一头狮子,有时候是一条狗。

在我看来旅行还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训练。在旅行中,人的心智不停地观察着新的未知的事物。……在旅行中,人的身体既不无所事事,又不劳累过度,适度的刺激让人精神振作。(148页)
看蒙田说到旅行,我也不由自主想到之前在某处有人对旅行摄影作的一个评价:如果在旅行中只顾拍照,那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了。我想这一说法有它的道理,但还有一点不能忘记,在旅行的时候战胜一点点思考的时间留下影像记忆,这样日后再次翻出时,同样可以思考很多,而且还可以随时翻出来思考。没有影像的话,恐怕只能靠回忆了。

论经验

当我发现自己在别人的劝导下接受了一个错误见解时,我不会多管那份刚才对我说了些什么,也不过多在意我当时表现出兵无知本身,因为那样的话不会有什么收获。一般来说,我会从中看到自己认识方面的虚弱和不牢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178页)

从病痛产生之日起,它的寿命的长短就已经注定了,不知好歹想要让病痛的过程中途夭折,或者胆敢将病痛的过程延长、使病痛加剧,这类做法都无助于缓解病痛,只会激怒病魔,使病情变得不可收拾。(183页)
蒙田距今已四百余年了,当时的医学理论与今日绝不可同日而语,况且蒙田在当时也都绝算不是上是有名的医家。但他对疾病这样的认识是很有趣,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尤其暗合了许多中医的理论。

我们必须学会忍受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的生活犹如世间的和声,它是由不同的声调,彼此对立的音响构成的,有甜美的、刺耳的,有尖利的、低沉的,有轻快的、庄重的,作为音乐家,光会处理其中某些音响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懂得运用各种音响,将它们合为一体。人生也是善恶共存,我们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加以混合,没有这种混合就没有人生,,各个部分都同等重要、不可分割。(183页)

在我想到死的时候,事实上我感到的最大安慰就是它将会来得合理和自然,从今往后我不该再对命运要求什么或希望什么——这些都是非分之想。大家都以为古人不仅身材比我们高大,寿命也比我们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梭伦算得上是古代长寿之人,他也仅活到了七十岁。古人总结的格言称“适度的才是最完美的”,我对这句格言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抱着长生不老的幻想呢?凡违背自然进程的事情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一如既往地享受快乐人生。所以柏拉图才说:因伤和因病而死都羽毛球横死或暴卒,相比之下衰老而死是所有死亡轻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很美妙的结局。(184页)

我们常说“这个人虚度了他的一生”、“我今天什么都没干”,难道你就没有生活吗?生活不仅是你最基本的行为,而且是你的所有活动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有人会这样抱怨:“当初要是让我来经手一些大事,我一定能大显身手。”我要说的是:假如你懂得如何谋划和经营你的生活,那你就已经做成人生头等大事了。……人的伟大而光荣的杰作在于懂得如何各得其所地生活,其他的一切,诸如行使统治权、积累财富、大兴土木,至多只能算是人生附属的东西,并不是人生的首要目的。(185页)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