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大历史》

吕正理
群言出版社
2015年8月第1版

自序

唐太宗曾经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说得极为透彻,而通晓中国历史的人大多耳熟能详。我个人认为,国家之所以会灭亡,绝对是因为有人在很久之前做错了什么事,种下了远因,并且在关键时候又有人犯了更严重的错误,引爆事件。(xiv页)
此论甚为正确,但不精当。其一,根因未必是犯了错的,大多是因为前人不能准确判断后世长久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很多事当时看来很有道理,但后世反观却漏洞百出。此事不可作“事后诸葛”来评说。其二,“关键时候更严重的错误”,很多时候正是来源于“有人很久之前做错了事”。历史没有“假如”,也极少偶然,大多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只是或早或晚罢了。

第一卷 历史源流篇

第1章 远古的中国:黄河文明的历史源流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中国人很自然地渐渐公认黄帝是祖先,并承认炎帝也是祖先,因而自称是“炎黄子孙”,而很少会说是蚩尤的子孙。……
这种只愿意承认成功者才是祖先,而不提失败者也是祖先的选择性说法,不只发生在中国人身上,也几乎发生在世界所有其他的民族身上。……“过去的事实”因而可被选择性地遗忘,或被篡改。古立弗称此现象为“结构性失忆”,不但可以用来说明游牧民族的家族谱系,同样也适用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起源的神话。
(7页)

夏朝

中国历史将此一过程美化,称为“禅让”。(11页)
《竹书纪年》有记,舜囚尧,禹逐舜。

商朝

《尚书》和《史记》都记载商朝传到商汤的嫡长孙“太甲”时,发生一件大事。太甲暴虐无道,开国元老伊尹将太甲流放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深自悔过。伊尹于是迎回太甲,归还政权。太甲果然洗心向善,诸侯归顺,百姓安宁。然而,《竹书纪年》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完全不一样,说是伊尹篡位为王,太甲后来杀了伊尹而重登王位。有部分学者认为《竹书纪年》中有许多记载十分血腥,可能比较接近事实,反而怀疑《史记》记载过于完美,可能是司马迁之前这段历史已经被刻意篡改过了。不过近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资料显示,殷商到亡国以前,每一代国王都一直祭祀伊尹,没有中断过。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间接证明伊尹不曾篡位。(12页)
由此,《竹书记年》也未必全然正确。于是前文中的“舜囚尧,禹逐舜”便也未然可知了。

夏桀和商纣之后,“桀”“纣”两个字在中国就成了荒淫无道的暴君的代名词。桀和纣是否真的如历史记载中那样的凶残?早在春秋时代孔子的弟子子贡就已经提出了质疑,认为可能因为纣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代的人就把一些不是纣所犯的错也算在他的头上。纣因而恶名昭彰,但实际上未必如此之恶。(13页)
正所谓“成王败寇”。

西周灭亡

大凡以“和亲”来维系两国关系者,弱国势败。因“和亲”一事,涉及太多“人事”,而“人事”恰是人类社会中最纷繁复杂的矛盾集中处。“和亲”,能快速团结两国王族一两代人的关系,然三代之后,积聚已久的人际矛盾便会如雪崩一样迅速爆发,此后往往不免战事。战后强国弱,弱国虚,两败俱伤。
宋记北南两朝,纳岁币,拒和亲,在与辽、金通商中赚得盆满钵盈,如此而被一些史家称“贫弱”;汉唐时扬汤止沸般的和亲并未根本解决问题而被盛赞,史学之水,不可谓不深。

秦始皇的暴政

这时的秦始皇,已经和先前尚未统一六国时愿意听从谏言的秦王嬴政不一样了。(35页)
其实嬴政还是那个嬴政,只不过做秦王时,他未曾尝到真正权利的滋味。(此处当敬佩宋先生的精准判断。)先秦哲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在未有几千年历史经验之时便知道:“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非始皇一份,之后项羽、刘邦之成败,历代王族、大小官吏之荣辱得失,莫能逃出此四句。另《易》中“厚德载物”这“德”亦即此四句。

汉武帝穷兵黩武

武帝好战功,四方征战,打空了国库,打弱了汉朝。然其为后世开疆拓土,无异于为后世其他皇帝树了旗帜——拓土有功,失地为过。宋朝被视贫弱,或与此亦有关联。由此看来,功亦是过,过亦是功。

外戚与宦官之祸

在其位而无其德,“长傲、纵欲、满志、极乐”,外戚与宦官均是如此,方铸后汉之乱。

第4章 朝鲜半岛的历史源流

中国史书中关于朝鲜的记载

箕子朝鲜,肃慎,盖国,扶余,秽貉,沃沮

卫氏朝鲜

卫满,卢绾部将。

汉郡县时代

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许多汉人随着郡县设置而到朝鲜经商。朝鲜原本单纯的社会,受到影响而开始复杂化。风俗转薄,盗贼、犯罪增加。箕子朝鲜时,只有八条法令,到此时增加到六十多条。朝鲜的上层富裕阶级学习汉人,生活开始奢侈。(68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大伪”、现“大盗”似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社会财富贫乏之时,民风淳朴,怡然自乐;待财富增多,必会贫富分化,若此时不能调和各个社会成员,社会便会混乱直至覆灭。

马韩、辰韩和弁辰

三韩

第5章 日本的历史源流

先土器时代

群马县新田郡笠悬町 岩宿遗迹

绳文时代

明治十年(1877年),东京品川区、大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森贝冢。
九州长崎佐世保市发现距今12000年前的福田遗址、泉福寺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
青森县青森市附近的三内丸山遗址,距今5500~4000年前。木结构建筑丰富,技术高超。然而却突然消失。

弥生时代

在东京都弥生町文京区出土大量黑色陶器,弥生时代由此得名。该时代盛产黑陶、青铜器,并出现稻米耕作。一大特点是各种器具与行为习惯,均由九州开始,渐渐北传。这样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显著外来传入倾向,而跳高九州最近便是中国。因此,日本文化从最初开始恐便是中华文化后裔了。

日本早期的传说及历史记载

天照大神(太阳神),月读尊(月亮神)

第6章 远古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

班超经营西域

光武帝因而对待窦融特别亲近优厚。窦家女儿大多嫁给皇子,窦家儿子大多娶公主为妻。在东汉前期,窦家因此是最大的外戚家族。东汉亡国的远因之一“外戚之祸”也是由此而起。(89页)
又一例证,可以说明“和亲”岂止“扬汤止沸”,更是“饮鸩止渴”。

第二卷 交错的历史(公元四至八世纪)

第8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五胡十六国

西晋灭亡

当年英明神武的曹操把胡人都迁移到靠近汉人居住的地方,种下祸因。晋朝容许五胡各族继续居住在长城之内,又不能妥善治理,反而政治贪腐不堪,使得祸因深化。至于八王之乱,只不过是让大祸提早爆发而已。(109页)
作者“远因”之说甚为深刻。的确历史上的任何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造就,均是长期积累而致。然而面对民族问题,想根本解决民族争端的唯一有效途径只能是完全融合,即一民族完全吞并另一个。而这融合,绝非十年百年之功,也不能单看血缘,而应是千年之久的文化思想融合才行。另民族争端,看似因为血缘不同,实则由于文化相异。如今纵是汉人之间,地域攻击时有发生,均由文化不同所致。

第9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统一华北

北魏军正要大举渡江南下,军营中却突然发生瘟疫,急急退兵,一路上焚烧屋宇,砍杀壮丁,把婴儿插在枪矛之上盘舞玩耍。所过郡县残破,光秃秃一片。(122页)
这段文字之残忍,便人不忍再读。其血腥,与当年日军屠杀国人简直无异。这些事情,不能因久远而忘记,不能因同族而宽宥。如此的文字在本书中还有——
他(东昏侯萧宝卷)又常常带队在京城街道上横行,无分昼夜,走避不及的百姓往往被杀。有一次,东昏侯看见一个怀孕的妇人在路上,竟命令将她的肚子剖开,只不过是为了打赌妇人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133页)
城(扬州)破之后,清兵屠城十日,死八十几万人。其他如南京、嘉定、江阴等地,也都各死数万至数十万人不等。(257页)
西班牙人知道(郑成功计划攻打吕宋)后大为惊慌,于是下令屠杀在吕宋的华侨一万人,而郑成功却无法及时派兵援助。西班牙人曾经在1603年屠杀过两万五千名在吕宋的华人,这是又一次大屠杀事件。(339页)

尔朱荣之乱

北魏开国之主拓跋珪定下“子贵母死”的规矩,传承了七次之后,第一次没有被遵循,而国家竟然灭亡了。真不知道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北魏皇朝这一条规矩确实有其颠扑不破的道理?(128页)
宣太后、吕后、阴丽华、孝庄太后,均是皇帝生母,而国运未衰。

南朝的篡位因果分析

中国的政治一向非常残酷。政治斗争胜负已分时,赢家必定将对敌对势力斩草除根,因而血流成河。(132页)
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战友都能如此,何谈敌人。
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12章 日本的大和、飞鸟、奈良及平安时代

大和时代又称古坟时代

推古女天皇与圣德太子

推古天皇,又名炊屋姬,是钦明天皇的女儿。圣德太子,又称厩户皇子,是推古天皇的侄子。

继古坟时代后,是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

交错的历史(公元十至十八世纪)

第13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宋、辽、夏、金及蒙古帝国

宋太宗继位

宋太宗接着又在短短数年内连续迫死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自己的亲弟弟。这使得史家更加怀疑他不但篡位,又刻意为自己后代继承皇位的问题清除道路。部分史家断定北京前二十年的历史档案遭到篡改,以支持宋太宗继位的正当性。(205页)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漫说兄弟叔侄,纵是父母子女有时都是可以牺牲的,古今中外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另有关篡改历史一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就是胜利者谱写的,历史记录也注定会朝向胜利者倾斜。以史为鉴时若无视这一问题,想会造成认知与决策的偏差。

北宋灭亡

当初女真人突然兴起,宋朝上下欣喜若狂,以为是世仇辽国内部的忧患,幸灾乐祸。(212页)
“福兮祸之所倚”,都子诚不欺也。见不贤而不思勉,祸不久矣。

第14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明朝、北元及清朝建立

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以后,中国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秘密的宗教组织在民间流传,又常常聚众滋事,甚至称兵造反,而被统治者认为是邪教。(233页)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

他(朱元璋)打仗勇敢而机智,被香军地方领袖郭子兴提拔为亲兵。郭子兴有一个养女马氏,朱元璋被招赘为婿,从此开始崭露头角。(234页)
试想若无此故,朱又有多大可能成九五之尊。以此看,虽无出身之利,也不可缺贵人提拔。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痛恨当初为建文帝策划削籓的大臣,下令都夷灭三族。建文帝的大奖铁铉战败被俘,不肯投降,也被屠三族。在此一百多年前,南宋的遗臣文天祥率兵抵抗元军而被俘虏,忽必烈劝他投降,但文天祥一意求死,忽必烈最后不得已,只好成全他,但是只杀他一人。忽必烈以游牧民族而入主中原,尚且有如此风度;而明成祖诛杀本朝的忠臣全家,竟是如此残酷,实是匪夷所思,对比鲜明。(236页)
朱棣之恶,不能因其功而消除,其功亦不能因其恶而消损。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贸易政策

欧洲人以积极外向的态度,不只是在造船、航海技术超越中国,也靠着航海探险发现许多新机会、新事物及新大陆。而从这些发现之中所培养出来的冒险犯难精神又带领欧洲人发展出科学及工业革命。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而戛然停止是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一个巨大分水岭。事实上,这分水岭在明太祖桎梏性的统治思想开始笼罩中国时,已然形成。(240页)
只有承认自身不完善、不正确时,才有进步的空间。因此朱元璋与其说是桎梏,不如说是自大自满更加准确。后世清廷亦是如此。楚亡秦、晋代魏、金侵辽宋、元灭金,莫能外。

清兵入关与剃发令

两百年后(清始令剃发始),西洋人来到中国,看见清朝的人奇怪的头发及衣着,以为数千年来中国都是如此。许多清朝的人也以为中国古代都是如此。殊不知这样的发式服装是经过清朝以残忍手段,杀害数以百万计的人命,才硬逼着改变过来的。二十世纪初,国民革命推翻清朝,新政府要求人民剪辫子,竟有一大群人认为是改变祖宗成法,痛哭流涕,誓死不从。
如果以比较长远的眼光来观察历史,还真是可以发现一些荒谬而又无奈的事。
(257页)
关于此事,可做多方面的分析与讨论:
其一: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许多人引用名人名言,大抵不是在讨论道理,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某些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对名人名言的节选往往并不合宜。这句话完整来讲是这个样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有人怀疑这句话的真伪,这里姑且认为这句话真的是孔子所说。孔子这句话说得很明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只是孝的开头。“孝”是一个长久的概念,不光有起始,还有发展与高潮。于“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自然要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倘若两者冲突,自然也当以前者为重,而不应死守后者。
其二:关于“观察历史的眼光”。学习和研究历史时,自然应当着眼全局,溯源考量。然而对于个人行事时权利与义务的判定之时,却未必要追根究底。清朝之人,从小食清粟、享清惠,长大遵清法蓄辫实乃情理之中的事。在此试举一例:一孩童,受亲生父母虐待,现被养父母收养,此时不能以养父母对待孩童比亲生父母好为由,就在孩童不期望的情况下逼迫其改姓更名。
其三:关于领导者强制推行政策。无论是四百年前的清初,还是一百年前的民初,都因政府强行推行了一些政策而造成了大范围的流泪流血。虽然从许多方面讲,改革都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改革在带来益处的同时,都伴随有很大程度的弊病。这也即是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反对改革的重要原因——不论怎样,旧事物是经过长期时间验证的,而新事物只是在人口中显得比较优秀。

第15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清初盛世及中衰

多乐衮与顺治皇帝

李自成在北京四十天,放纵军队烧杀抢掠,将贵族官吏数百人都抓来拷打,勒索每人数千至数万两。多乐衮进入北京,下令“官仍其职、民复其业”。两都之间对比鲜明。一边胸无大志;另一边是所谓的夷狄,却有王天下之风范。(259页)
此处不知作者真的不知,还是故意这样写。李自成本是农民出身,其学识修养没有文献记载,仅做过明朝小吏。他带领军队灭亡明朝,与其说是想自己当皇帝,不如说只是想让腐朽的明朝消失,自己顺便当个皇帝更好。因此他对明朝以及明朝遗臣的感情,更多的发泄内心的愤恨。而多乐衮,八岁即开始和几个哥哥共议国政,十几岁随父兄四方征战,耳濡目染的都是国计民生之事,且入北京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入主中原做最高统帅。由此,两者处事办法自然不同。

第16章 日本的平安、镰仓、室町及南北朝时代

保元之乱

以上列了这么多的人名(源家与平家),并还是要让读者看得眼花缭乱,而是要说明一件事:这并不是一场家庭与外人之间的战争,而是四个家庭的成员各自为了利益而分裂,各自加入不同的阵营,演变成父子兄弟阋墙,骨肉想死。人伦之乱,亘古未有。崇德上皇阵营大败,大部分成员自杀或被捕处死。崇德上皇遭到流放。(277页)
太重大的利益,大过了亲情。一场范围更大的玄武门之变。

室町幕府及南北朝

日本在保元之乱时,天皇、藤原、源氏及平氏四家开始做了不仁不义的示范。之后,镰仓幕府的源赖朝对手中兄弟无情无义。现在足利尊氏又再做了一次不良的示范。武士们有样学样,渐渐认为不择手段以求取地位及正当的行为,伦理的价值观已经丧失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88页)
此或是日本人性中某种畸形心理的来源。

第18章 韩国的高丽王朝及李氏朝鲜时代

高丽武人当政

高丽王朝和宋朝一样,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远远落于文臣之后。但高丽比宋朝更糟的是文臣大多是贵族出身,家世显赫,拥有良田美宅。相对地,武将却大部分生活寒酸,因而个个内心里愤愤不平。……
……武人一旦掌权,也和贵族文臣没有两样,开始强夺土地、农田、豪宅,争权夺利。
(314页)
所谓“不知权力滋味”,正是如此。

第19章 中国的治乱循环:台湾历史的开始

郑芝龙的海上王国

受保护的船只插着郑芝龙发给的令旗,凡是干动手行抢的,无论是海盗还是“红毛夷”,都受到郑芝龙眼里的报复,因而不敢再寻衅。
……
郑芝龙自己也有贸易事业。有所谓“山五高”在内地各省从事采购、批发。……福建发生饥荒,郑芝龙用船队载运数万饥民到台湾南北各地,又与官府共同发给每人三两银子,每三人一头牛,一下子解决问题。
(334页)
至此,郑芝龙哪里还是匪寇,俨然一方诸侯。然,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之匪寇呢?

 郑氏王朝灭亡的原因

郑氏王朝的分裂并不是从郑经和郑袭、郑泰开始,而是在郑成功提起反清复明大旗之后,逐渐发生。郑成功崇尚法治,尤其认为在乱世必须用重典。他不只要杀自己的儿子,对于部属更是严厉,并且很少倾听部属的意见。然而,郑成功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突然要采取严刑峻法,树立个人权威,绝对是无法让这些人心服的。因而,冲突在一开始便无法避免了。冲突之后,发生悲剧、叛逃、投敌是一连串可以料想到的结果。(341页)
纯用“书生气”太过刚毅自愎,完全不用又会太油滑纷乱。拿捏好“书生气”的用法和用量是关键。

第四卷 思想及宗教篇

第20章 中国诸子百家思想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认为伦理是相对的,并不是只要求下对上的服从,也要求上对下的关照。孔子的理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国君的要有做国君的“仁”;做臣子的要有做臣子的“忠”;为人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慈”;为人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孝”。(352页)
作者这个观点是十分准确和深刻的。除此之外,孔子用词顺序也是十分着意的:先是“君”与“父”,后是“臣”和“子”。这表明孔子认为“君”与“父”应先做出表率,“臣”和“子”才跨骑其后,可叹两千年来,无数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有意无意地片面解释这八个字,使之片面与狭义。

老庄和道家思想

庄子更进一步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和强盗、小偷没什么两样。他说:“偷东西的人叫做小偷,抓到了要砍头。偷别人国家叫做诸侯,而诸侯都是标榜仁义幌子在骗人。”(355页)

第21章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鸠摩罗什

苻坚大举南征东晋同时,派大将吕光远征西域,又交代吕光务必将鸠摩罗什请回来。吕光击破龟兹,带鸠摩罗什回来,苻坚却已经兵败身死。吕光无法回到长安,在凉州据地称王,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也被留置在凉州,前后十七年。这十七年对于鸠摩罗什是无法形容的劫难。
吕光对于佛法毫无兴趣,却又莫名其妙地想尽办法来折磨鸠摩罗什。例如,他将鸠摩罗什强灌烈酒,然后与美女一齐关在密室之中,故意要诱使其短发。他双故意使鸠摩罗什骑乘狂牛劣马,使其出丑。鸠摩罗什受到百般侮辱,却若无其事,而认真学习华语,自认必有一天会到中国传扬佛法。在长安的后秦国姚苌也笃信佛教,屡次请吕光送鸠摩罗什来。吕光怕鸠摩罗什到后秦国后会替姚苌谋划,对其不利,拒绝姚苌的请求。如此蹉跎了十七年,一直到吕光死后,后凉国家衰败,才被逼将鸠摩罗什送到长安给后秦国。这时,鸠摩罗什已经将近六十岁了。姚苌也已经死了,儿子姚兴继位。
姚兴比姚苌更加虔诚信仰佛教,以国师之礼对待鸠摩罗什,让他居住在长安有名的园林逍遥园。鸠摩罗什常说佛经时,姚兴带领文武百官、沙门僧尼和善男信女数千人到逍遥园听讲。
(370页)
成功不分早晚,但人们却都想早早成功。成功不等于伟大,但有些人不管伟不伟大只要成功就好。成功有很多种,按照中国传统说法“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个层次的成功,但有些人觉得成功就是赚到很多很多的钱。爱因斯坦说:“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鸠摩罗什)在翻译佛经时采用的严谨方法,是前所未见的。他在每次翻译之前,都要对原文反复研究,再三推敲遣词用字,力求保持原谅的意思、风格,又要兼顾文笔的流畅及口语化,容易让人一念就懂。正式翻译时,鸠摩罗什端坐法坛,手持经卷及笔记,一字一句读出经文,每次读三遍。他所指定的弟子蹵下边记录。另有数百人坐在大堂里聆听,随时举手提出讨论。译完之后,他还要亲自校对,确定无误。(370页)
成功之前,必定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然而长期艰苦努力之后,却未必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功的人,都是能输得起的人。对于那些输不起的,纵然努力,终成炮灰。而绝望之中的希望是,炮灰也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唐武宗及后周世宗灭佛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由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分别下旨,合称“三武一宗”。后周世宗以后,中国历代王朝再没有发生过执政者激烈打击佛教的事件。
事实上,灭佛事件不只发生在中国,也曾经多次发生佛教的发源地天竺。
(383页)
佛教以其超脱的空灵教义,竟遭多次屠戮。可见佛旨与佛众并非是统一的。

第22章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演变及影响

隋、唐、宋、元的科举制度

宋朝把科举制度当成是国家第一等大事,又如此地礼遇读书人,使得“士”这个阶级的政治及社会地位提高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位。相对地,士大夫对于进行及国家的认同感也达到了顶点,完全番了唐朝晚期和五代时的乱象。士大夫也纷纷开始以国家社会为己任。(396页)

朱熹的生平及思想

他在给皇帝上的春意上主张,凡是有狱讼,必定要先问尊卑、上下、长幼、亲疏。凡是以下犯上的,先要追究凌辱尊上之罪,而不问是非;如果地位卑下的人理屈,更是罪加一等。……
朱熹做官时,兴水利,救饥荒,为民请命减税,重修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政绩斐然。
(402页)
倘若“尊”、“上”、“长”均能像朱熹一般对待“卑”、“下”、“幼”,那么此时朱熹所主张的办法是极为恰当的。然而元晦先生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地位高的人,有时是管不住自己的。正如美龄先生说的“还未尝到权力滋味”那样,位高之人很容易滥用手中的权力,而位低之人没有这样的优势,不能随心所欲,反而不会出这样的问题。因此,元晦先生虽然内心是理解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先后次序的,但出于种种原因未能指明。

王阳明学说

王守仁康复后,被贬到贵州龙场担任驿站的站长。龙场在万山之中,与世隔绝,到处是毒虫瘴气。四周居住的都是部落土人,言语不通。常人到这里,不免颓然丧志,但是王守仁是非常之人,竟然在这样困顿的环境中得到突破。王守仁的基本思想可以说都是在龙场五年中,人生最低朝时,独自一人冥思领悟得到;从此脑中一片澄然,找到人生的方向。(404页)
没有黑夜的黎明,不是真正的黎明。黑夜越是暗,越是长,黎明的日光越是灿烂。

新罗统一时代的佛教发展

元晓法师(617~668年)

元晓所注重的是内涵与精神层面,对于世俗戒律并不十分在意。当时他遇见王位王室公主,名为瑶石,正在守寡。两人相恋,元晓竟脱去僧服而还俗,并与瑶石共同生了一个儿子,引发佛教界及民间议论纷纷。(412页)

第五卷 近代篇

第26章 西方威胁下的东西巨变

《南京条约》

鸦片之害人人皆知,而英国种植罂粟在先,拒绝配合清朝禁烟在后,最后竟自欺欺人,以维护自由贸易为名而发起战争,在战后又强迫清朝继续开放鸦片贸易;总之,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择手段。(464页)
以人类为主体来看,世界上存在两套法则——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人类最初是没有社会法则的,只能领先自然法则来行事。但人类渐渐发现通过自身智力与思维创造出社会形态后,只通过自然法则动作是会出现许多问题的,于是在整体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越来越多在细节上与自然法则相反的社会法则。(例如社会法则总是在压抑人类各种天生的欲望。)自然法则对于人类社会的时间与空间的度量来看,可以认为是不变且完备的,只是有许多自然法则人类还在不断发现;然而社会法则则完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不断人为增加、修改、抛弃,从而渐渐看似完善的。因此“中英鸦片战争”一事,以“中国社会”的角度来看,是无理、野蛮的;然而若从“英国社会”的角度来看,则是英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进行将视角升高至“自然法则”的高度,此事又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自然界中的胜利都本就可以对失败者任意处置,否则所有物种的个体也不必竭尽全力地成为胜利者了。或许这样的说法看似“不爱国”,然而我想真正的“爱国”又岂是怒火中烧、怒发冲冠这样的“义举”;能将自身无情地剖析,然后以史为鉴从而知道当下应该如何去做哪些事情,以应对未来无穷的未知状况,这或许对祖国的益处更大些吧。

第27章 从明治维新到是俄战争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并不是在短期间仓促完成的,而是在大约二十年中逐步完成,期间有很多过渡的权宜体制及措施。(481页)
此即明治维新虽在中国戊戌变法之前,然其过程成熟于中国变法之处。而最终一成一败,此为关键。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的胜利对日本的意义远胜于甲午战争。清朝虽大,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俄国却是西欧第一强国。日本击败俄国,等于宣布日本终于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强国了。日本举国欢腾,但是从此走上了军国主义侵略的不归路。(500页)
日本1905年战胜俄国,仅在俄国一隅而已,日本虽强却终非大国。继而待其发展40年后入侵中国终究投降,虽不可否认致使日本当时投降的直接原因是美苏加入太平洋战场,但纵然日本当时真的占领全部中国,或恐百年之后,大和民族亦如向时契丹女真,终将融入中华一脉。

第28章 中国的革命及列强的干涉

北伐及国共分裂

国民革命军每克复一座城市,共产党便发动群众排外运动。各城市外侨纷纷撤退到上海。1927年3月,革命军占领南京。共产党又在南京发起激烈的群众排外运动,造成外国使馆、教学、医院及学校被毁,洋人及传教士被杀的事件。英、法舰艇发炮护侨,声明不惜进行武力干涉。蒋介石这时公开指责“南京事件”是左派分子过激的行为,明显地要与左派决裂。(514页)
国民党毕竟政工差得太远。

第29章 中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的败退及焦土政策

(1938年)6月,蒋介石不接受幕僚建议,下令军队掘开郑州以东的花园口黄河堤防,以延缓日军的攻势。洪水在一瞬间决堤,浩浩荡荡地淹没黄河南岸四十四个县,冲毁民房一百四十万家,有一千万人以上受害,八十九万人死亡。相对地,据估计日本军队只有一千多人死伤。(532页)
蒋介石的观念和政策一向如此,士族为重,平民为轻。

日本在太平洋的败退

当时许多日本的知识分子都是和山本一样的情况,在战前极力反对,一旦开战后,又不得不参战,而一直在良心及爱国心的矛盾之间挣扎。(537页)
正如短乎上一个答主所讲的,近现代日本人“素质高”但“道德差”。“素质”与“道德”是不大一样的两样东西。具体到引文中,山西是很有“素质”的人,他爱国,并将这个理念很好地付诸了实践。然而他无“道德”,因为他爱的那个国已然无“道德”。反观中国,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之”,这是再明了不过的有道德,却不那么有素质的了。

第30章 日本帝国殖民统治下的韩国及台湾

韩国与台湾的历史差异

反观台湾,在明朝末年以前并没有开化,而只有生活比较原始的原信民在此居住。荷兰人及海盗郑芝龙来了以后,台湾才开始发展。荷兰人之后有郑成功占据,郑氏王朝之后有清朝统治。清朝对台湾不但是漠视,兼且歧视,使得台湾成为清朝官吏最腐败、治安最乱的一个地方。移居台湾的人民饱受煎熬苦闷,以至于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清朝到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十年才忽然惊觉,刻意要经营台湾。然而为时已晚,台湾终究还是被日本抢去。(546页)
此论是否符实有待认证,在此仅附引国际法中一基本原则——有效占领。它通常要具备以下要件:占领必须以国家的名义做出,并伴有该国取得领土主权的意图,而且这种行为必须伴随有效的、不间断的占有,并且该占有也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

后藤新平

后藤对于民众的调查是古今中外少有的。他坚持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尊重风俗习惯,了解民情,因此必须详细调查,以作为施政参考。他所留下来的台湾民俗调查报告,堆满一个办公室,至今仍是这方面最完备的第一手历史文献。(549页)
此或为“民为贵”的另一诠释。

二二八事件

死亡及失踪总人数估计在一万至两万人之间,其中有台湾大学的文学院院长、金融界名人、议会议长、议员、著名的报人、作家、画家、医师等。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并不曾参与暴乱,因而许多台湾人认为国民党有计划地消灭台湾精英分子。(574页)
历史总是相似。

历史的借镜——论兴亡之道

第33章 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继承人问题

秦始皇没有早日确立储君,以至于当他死在巡游的半路上时,赵高与李斯有机会阴谋矫诏,命令太子扶苏自杀,扶胡亥为二世皇帝。(605页)
然,纵始皇已立储君,赵李未必不敢篡诏改立。毕竟扶苏于此二人把权不利。

民主政治的未来

一如老子所方言:“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若单从人文来论,这样的社会体制相较君主专制、民主政治有着极大的益处。

第34章 从王安石的失败中借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条举了千百个历史上的教训,却不能明白自己也有褊狭固执的缺点,不能就事论事。司马光掌政以后,将所有的新党党人一律视为奸恶,新政一律视为暴政,全部罢除;使得同样是旧党人士,如苏轼等人也摇头叹息。这说明一件事,一个人无论学问多么广博,无论历史研究得多么深入,若是不能照见自己,终归是没有什么益处。自省的功夫因而实在是比博学多闻重要多了。(619页)
诫。

第35章 从成吉思汗的成功之道论组织及变革

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看成吉思汗

作者讲了成吉思汗统领军队的各方面优长,也提到了最大的一个弊病“士兵残暴”。我想这应当是他人生经历中从未思考过,当然也没有机缘去思考的一个东西,那就是“财政收入”的问题。不能要求一个有着那样人生经历的人去抽出时间思考这样宏大的问题。但作为一个领袖,无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他身上的一个巨大败笔。

第七卷 历史的借镜——论人物、思想及价值观

第36章 从历史记载及小说论曹操、关羽及诸葛亮

台湾近代的著名哲学殷海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头脑要复杂,心志要单纯。”对于诸葛亮这王位全中国公认是自古以来最有智慧的历史人物,相信是一个十分恰当的脚注。
头脑要复杂,心志要单纯。

第39章 谈武士道

武士道的起源

不过这种背主求荣的情况,到战国时代后期越来越少。主要的原因,是各国大名经过竞争淘汰,大部分留存下来的都已经稳固,并且传了很多代,主仆关系越来越密切。(672页)
所谓先“君君”,后“臣臣”,一如孔子所言。

近代日本的武士道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新一代的日本武士们,也就是许多大大小小公司的职员,无不发挥武士道精神,为公司死力卖命,忠心不二。在有利的大环境下,日本经济遂奇迹般迅速复苏。在逐渐恢复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有许多日本人很认真地在反思过去的错误行为,提出自我批评。然而,大部分的自我批判,都只在于日本不应发动对外的侵略行为,而很少人去检讨根本的思想及价值观,更没有人对于被扭曲的武士道如何造成严重的后果提出任何反思。(684页)

第40章 论战争及侵略思想

战争能避免吗?

人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检难”。已经享受过的东西,像吃鸦片一样,再也戒不掉了。从前没有汽车,现在汽车已经是必要的代步工具;从前没有冷气,现在没有冷气的工作场所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上班。如今要人们回到没有汽车、冷气的时代,已经不可能,纵使有少数从自愿回到素朴的生活,实际上也无助于逆转大趋势。
人类必须明白一件事:科技虽然可能带给我们福祉,也可能带来隐藏的祸害,因而在接受更多更好的福祉前,我们恐怕必须考虑清楚,因为一旦接受,已经无法回头。有人以“失控的进步”来形容一些他们认为是不必要的进步发展。但其中牵涉实在太广、太复杂,我自认无法在其中完全辩明是非对错。
一个人要想拒绝先进的科技并没有什么困难,不过到了国家的层面问题就大了。现在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有什么国家自愿单独选择不再进步,就如同中、日、韩三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选择固步自封一样,必将面对不可知的命运,或者将任人宰割。但如果大家都选择停止进步,那么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又将造成立即的巨大冲击,因而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引发混乱,反而加速战争来到。
总之,这其间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和矛盾,而大部分是由于人类发展太快累积所致,因而很难找到速效解决的办法;但人类若不去面对而任其发展,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终至无法解决,那么最后战争恐怕是无法避免。
将近一百年前(1912年),“泰坦尼克号”(Titanic)在大西洋上全速前进,等到发现前面有冰山已经来不及,结果撞上去而沉没。对于仍在不断地加速追求发展的人类,这是否也是一面镜子呢?
(699页)

添加新评论